出家門過馬路經過一片植栽覆蓋率極高的住宅直到看到盡頭的公園,接著右轉,途徑書店、雜貨店、印度餐廳、連鎖咖啡店、地上鐵車站、你喜歡的那間總有新鮮時令水果又價錢實惠的搭在票口的果農小攤,路程即完成三分之二,最後穿越一段藏在人潮車潮急流暗湧後的雙向車道,超市露臉。
路痴調閱路線記憶的抽屜,裏頭沒有南北只有景,我到很後來才發現原來下切公園前右拐的林蔭小路是條清幽又陰涼的捷徑。不過買菜容易提菜難,出門前心曠神怡的一路下坡是我回程提滿兩袋負重訓練加乘的天堂路。
你說蛋和乳製品可以買,莓果類和麵包也不要錯過,海陸肉類隨緣偶有佳作,譬如兩尾入售價七磅的海鱸,粗鹽香料一抹丟進烤箱省事又美味。一個人的時候不敢買牛,採購分工明確,有時你下班會從另一間地鐵站外的連鎖超市順手買回來,並在路上決定要熬湯做清燉或紅燒讓我隔天下麵配,要現煎,抑或製成家傳牛肉湯,一切端看當日得手的部位、肉質和油花。我也是在被一次次牛料理折服後才停手止住買牛的念頭。
如此日常的回想在這個著魔的疫情中變得如此遙遠,還是慶幸年初時去了一趟,好險。
#附一張超市路上鄰居家的雕像犬